它能弥补你的无知:《幼学琼林》详解(52)衣服(2)

它能弥补你的无知:《幼学琼林》详解(52)衣服(2)

华裾:华丽的衣服。

【译文】

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衣服叫华裾。

襁褓乃小儿之衣,弁髦biàn máo 亦小儿之饰。

【拓展】

襁褓:襁是用来背婴儿用的宽带,褓是包裹婴儿的被子;襁褓又称作襁褓巾、襁褓被。古代也指一岁以下的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弁髦:弁,黑色布帽;髦,童子眉际垂发。古代男子成年行冠礼时,先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后加爵弁,三加后,即弃缁布冠不用,并剃去垂髦,理发为髻。后来也用“弁髦”比喻弃置无用之物。

【译文】

襁褓是婴儿的衣服,弁髦也是小孩子的服饰。

左衽是夷狄之服,短后是武夫之衣。

【拓展】

左衽:我国古代部分少数民族或是汉族死者所着的服装,前襟向左掩,不同于中原一带人民的右衽。衽,指衣襟。

夷狄:古代称东方部族为夷 ,北方部族为狄。有蔑视的成分。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有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说法。

短后:就是短后衣,是古代的一种后幅较短的上衣,便于活动,唐朝以后认为武士穿这种衣服。

【译文】

左衽是少数民族穿的衣服;短后衣是武士穿的衣服。

尊卑失序,如冠履倒置;富贵不归,如锦衣夜行。

【拓展】

冠履倒置:帽子在脚上,鞋子在头上。比喻上下颠倒,尊卑不分。

锦衣夜行:出自《史记》,当年项羽打败秦朝,进入咸阳后,火烧阿房宫之后,想回到楚国去。有人劝他,他说富贵之后不回故乡,就好像穿着美丽的衣服在夜里行走,谁都看不到。比喻享有荣华富贵而没有在人前显示。

【译文】

尊卑失去了次序,就像帽子和鞋子的位置颠倒了;富贵之后不回家乡,就好像穿着美丽的衣服在黑夜里走路。

狐裘三十年,俭称晏子;锦幛四十里,富羡石崇。

【拓展】

狐裘三十年:春秋时期齐国丞相晏子生活非常俭朴,他的一件狐皮大衣穿了三十年都没有换掉。后来用狐裘三十年指人非常节俭。

锦帐四十里:《世说新语》里说,东晋时期的大臣石崇生活非常奢侈,他曾经和王恺斗富,铺设了四十里长的锦帐。

【译文】

一件狐皮大衣穿了三十年,说道俭朴就得说晏子;铺设四十里长的锦帐,富有方面要羡慕石崇。

孟尝君珠履三千客,牛僧孺金钗十二行。

【拓展】

孟尝君: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公子孟尝君非常富有,他曾经招揽了三千门客,每一个门客都用珠子装饰鞋,称为珠履客。狡兔三窟、鸡鸣狗盗等成语都和他有关。

牛僧孺:唐朝宰相。是牛李党争中的重要人物。他写作的《玄怪录》是志怪小说,值得一读。

金钗十二行:本来形容女子头上首饰很多,后来指人妻妾成群。

【译文】

孟尝君门下有三千珠履客;牛僧孺家里妻妾成群。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绮罗之辈,非养蚕之人。

【拓展】

一狐之腋:狐狸腋下的皮毛是最好的,但因为很少,所以很珍贵。后来用这个词形容十分贵重的东西。

绮罗:指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做的衣服。如《蚕妇》诗中说“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其中的罗绮和它类似。

【译文】

价值千金的狐皮大衣,不是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能够做成的。身穿绮罗的那些人,都不是养蚕的人。

贵者重裀叠褥,贫者裋shù褐不完。

【拓展】

重裀叠褥:裀同“茵”,指垫子。坐垫和褥子重重叠叠。

裋褐:粗陋的衣服。

【译文】

富贵的人坐垫和褥子都是重重叠叠的,贫穷的人即使是粗陋的衣服也不完整。

卜子夏甚贫,鹑衣百结;公孙弘甚俭,布被十年。

【拓展】

卜子夏:孔子的学生。七十二贤之一。

鹑衣百结:形容衣服非常破烂。鹑:鹌鹑鸟;结:悬挂连缀。鹌鹑的尾巴短而秃,象打满补丁一样。

公孙弘:西汉时期的著名大臣,曾经拜相封侯,对儒学的推广贡献很大。据说他非常节俭,一床布被盖了十年。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一文中提到“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和这个有关。

【译文】

卜子夏十分贫穷,衣服是鹑衣百结,破破烂烂;公孙弘非常节俭,一床布被盖了十年。

南州冠冕,德操称庞统之迈众;三河领袖,崔浩羡裴骏之超群。

【拓展】

南州冠冕:冠冕指帽子。比喻首位,第一。南方人才中杰出的人。旧时指才识出众的人。东汉末年名士司马徽字德操,人称水镜先生。他学识渊博,能够识别人才。他称赞庞统是“南州冠冕”。庞统字士元,号凤雏。在当时和号“卧龙”的诸葛亮齐名,后来也投奔了刘备。

三河领袖:北魏时期的裴骏很有才能,大臣崔浩称他为三河领袖。三河是指河东、河内、河南三个地方。

【译文】

南州冠冕,是司马德操称赞庞统能力超众;三河领袖,是崔浩羡慕裴骏才能出类拔萃。

虞舜制衣裳,所以命有德;昭侯藏敝袴kù,所以待有功。

【拓展】

虞舜:五帝之一的舜帝。舜帝是有虞氏,所以称为虞舜。传说他曾经制作衣裳赏赐给有才德的人。

昭侯藏敝袴:战国时期的韩昭侯曾经让自己的下属把以前穿过的一条破裤子收藏起来,为的是赏给有功之人。

【译文】

虞舜制作衣裳,是用来赏赐给有才德的人;韩昭侯收藏破裤子,是用来等着有机会赏赐给有功的人。

唐文宗袖经三浣,晋文公衣不重裘。

【拓展】

唐文宗:唐朝的第十四位皇帝,他在开始当皇帝的时候励精图治,提倡节俭,曾经对大臣柳公权说自己的一件衣服已经洗过了三次还在穿。柳公权回答皇帝说,您应该多考虑国家大事,不应该考虑洗衣服这些小事情。

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为了扭转当时晋国崇尚奢侈的风气,自己以身作则提倡俭朴,穿衣服时不穿两件丝绸做的衣服,吃饭时一顿饭不吃两种肉,没过多久,晋国人就都穿布做的衣服了。后来用成语“衣不重帛”比喻生活俭朴。

【译文】

唐文宗的衣服洗了三次,晋文公不同时穿两件皮衣。

衣履不敝,不肯更为,世称尧帝;衣不经新,何由得故,妇劝桓冲。

【拓展】

更为:更换,再做。

桓冲:东晋时期的大将,曾经在淝水之战中立下战功。他喜欢沐浴,但是因为经常服用五石散,皮肤敏感,新衣服穿上不舒服,所以喜欢穿柔软的旧衣服。有一次桓冲的妻子在桓冲沐浴后故意送上新衣。桓冲大怒,让仆人把新衣服拿走,但妻子却又拿回来,说:“没有新衣,哪来的旧衣!”桓冲听后大笑,于是穿上新衣。

【译文】

衣服鞋子没有破损,不肯再做新的,世人都称赞尧帝俭朴的美德;新衣服不穿,怎么会有旧衣服呢?这是妻子劝桓冲的话。

王氏之眉贴花钿,被韦固之剑所刺;贵妃之乳服诃子,为禄山之爪所伤。

【拓展】

王氏之眉贴花钿:《续幽怪录》里有一个故事,说晋代的韦固遇见一个能预测未来的老人,告诉韦固姻缘是上天注定的。韦固就问那我的妻子在哪里呢?老人说你妻子现在还只有三岁,就是就是城北卖菜的陈氏身边的小女孩。韦固就去寻找查看了,没想到真有这样的女孩,不过却长得很丑。韦固让仆人用剑刺伤了小女孩的眉心。十四年后,相州刺史王泰把女儿嫁给了韦固。没想到王氏眉心上总贴着花钿,韦固就问为什么。王氏说我小时候眉心被贼人给刺伤了,留下了疤痕。韦固才知道,妻子就是那个小女孩。花钿:古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色,以红色为最多,以金、银制成花形,蔽于脸上,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一种首饰。

【译文】

王氏眉心贴着花钿,是被韦固的剑刺伤了;杨贵妃穿着胸衣,是胸部被安禄山抓伤了。

姜氏翕xī和,兄弟每宵同大被;王章未遇,夫妻寒夜卧牛衣。

【拓展】

王章卧牛衣:牛衣也叫牛被,是用草或麻做成的,给牛御寒用的东西,有点像人穿的蓑衣。汉代的王章在没有做官之前,在长安城里读书学习,独自和妻子居住。有一次他生病了,王章很穷,没有被子盖,身上盖着牛衣,哭着跟妻子诀别。他的妻子很生气,对他说你看看长安城里朝廷上的那些达官贵人,有多少人比得上你呢?现在生点小病,受点穷,你不激励自己,让自己斗志昂扬,反而在这里哭泣,真是没出息啊!王章听了之后很受启发,从此更加努力,最终当了大官,做了京兆尹。后来用成语“牛衣对泣”指夫妻共守贫穷,或形容寒士贫居困厄的凄凉之态。

【译文】

姜氏兄弟感情融洽,每晚都盖着一条被子睡觉;王章在没有做官之前,夫妻两人在寒冷的夜里睡在牛衣里。

缓带轻裘,羊叔子乃斯文主将;葛巾野服,陶渊明真陆地神仙。

【拓展】

缓带轻裘:西晋时期,巨平侯羊祜hù(字叔子)都督荆州军事,被任命为征南大将军。他经常在军中穿着轻暖的皮衣,系着宽大的带子,仪态从容,没有武将的风度气质,很有雅士的风度。后遂以“缓带轻裘”形容从容儒雅的风度。

葛巾野服:指志在山林的隐逸之士常穿的服装。泛指平民服装。葛巾是用葛布做成的头巾,是普通百姓用的。

陶渊明:东晋时期山水田园诗人,著名的隐士。代表作有《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

【译文】

缓带轻裘,羊叔子是个斯文的将军;葛巾野服,陶渊明真是陆地上的神仙。

服之不衷,身之灾也;缊袍不耻,志独超欤。

【拓展】

不衷:不合适,不恰当。

缊袍不耻:缊袍是用乱麻、乱棉絮成的袍子,在古代是穷人穿的衣服。耻的意思是丢脸,感到羞耻。虽然穿得很破,但不感到丢脸。形容人穷志不穷。《论语》中说子路穿着缊袍站在一群穿裘皮大衣的人中间,不觉得丢脸,孔子赞扬了他。

【译文】

衣服穿得不恰当,会招来灾祸;子路身穿缊袍不感到羞耻,他的志向的确超过常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相关作品

圣女果哪里产的最好
bt365博彩

圣女果哪里产的最好

📅 07-08 👁️‍🗨️ 5912
瓶型设计的重要性与作业流程
哪个才是365官网

瓶型设计的重要性与作业流程

📅 06-28 👁️‍🗨️ 4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