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兵败被杀后,为什么袭取荆州的的功臣吕蒙,莫名其妙就死了?
吕蒙,东吴的大将军,一生曾经历多次生死考验,也为东吴立下赫赫战功。关羽败亡后,许多人都对吕蒙的突然死因产生了种种猜测,尤其是在他刚刚为东吴夺取荆州不久之后,就突然离世。关于吕蒙之死,很多说法让人感到困惑和疑问,究竟是怎样的原因导致了这位名将的英年早逝呢?
在《三国演义》中,吕蒙的死亡充满了戏剧性。书中描述他在庆功宴上,与众人举杯畅饮,突然感到不适,似乎被关羽的冤魂附体,随即七窍流血而死。这个情节,无疑是在罗贯中笔下为关羽的忠义精神加以升华。根据这段故事,吕蒙的死像是对其背叛了关羽的报应——关羽的冤魂因此来索命。虽然这一段描写极具戏剧性,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只是小说的虚构,并不能作为事实依据。
另一方面,还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认为吕蒙是因孙权的指示而死。这一观点的支持者认为,吕蒙在夺取荆州后,已经违背了孙权最初的意图。孙权原本的策略是与刘备结盟,联手抗曹,而不是彻底与刘备翻脸。尽管孙权同意出兵夺回荆州,但他并没有打算置关羽于死地。然而,吕蒙在战功之上有所过度,直接断绝了关羽的后路,使得关羽丧命。这个行为无疑加剧了孙权与刘备之间的敌对情绪,最终激起了刘备亲征东吴的决心。此时,孙权为了稳固东吴的基业,不得不铲除这个潜在的威胁,决定让吕蒙去世。
然而,经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一观点存在较大疑点。首先,《三国志》中有详细记载,吕蒙病重时,孙权常常守在他床前,担心他的一举一动。每当吕蒙能够进食时,孙权会感到宽慰,而当吕蒙不能进食时,他便显得忧心忡忡,夜不能寐。甚至为了能够时刻观察吕蒙的病情,孙权亲自指示在墙上凿孔,时刻盯着他的健康状况。从这一点来看,若孙权真心想除掉吕蒙,怎会如此关心和照顾他呢?
展开全文
事实上,吕蒙的去世和孙权没有任何关系,真正的原因在于吕蒙本身的身体状况。历史上有记载,吕蒙生病时,虽然身体虚弱,但他从未停止过对夺回荆州的热切期望。在关羽与曹魏的徐晃大战期间,吕蒙决心趁机夺取荆州。他瞒着身体的病痛,亲自策划了一场白衣渡江的突袭,并在随后的军事行动中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体力。而这一场军事行动的成功,固然让东吴占据了荆州的制高点,但也让吕蒙的身体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根据《三国志·吴书·吕蒙传》的记载,吕蒙病重期间,仍然坚持下令赦免众臣,并在病情稍微好转时,下令举行了赦令的典礼。然而,随着身体的每况愈下,他最终在四十二岁时去世。即使孙权亲自来看望,命令道士为他祈福,依然未能挽回吕蒙的生命。因此,吕蒙的死并非如某些说法所言那样充满了宫廷权谋的暗流,而是因为长期劳累和身体虚弱的自然结果。
总结来说,吕蒙的去世并非由关羽的冤魂报复,也不是孙权的命令,而是因为他在突袭荆州过程中耗尽了心力,导致身体彻底崩溃。历史的真实往往比小说中的情节更为复杂和多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