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印象东兴 政务公开 网上办事 政民互动 招商引资 东兴市预决算公开平台
简讯
当前位置:首页 > 网上办事 > 办事大厅 > 企业办事 > 规划建设

东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日期:2013-05-02 17:04 | 来源:北部湾新闻网 | 字号: 分享到:
 

  (2011年2月16日东兴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东兴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二月

  目 录

  序 言

  第一篇 基础篇

  第一章 “十一五”规划实施回顾

  一、东兴市“十一五”以来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成就

  二、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环境

  一、面临形势

  二、机遇与挑战

  第二篇 规划篇

  第三章 “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第四章 “十二五”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二、发展定位

  三、发展目标

  第五章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一、城镇集中建设区

  二、农业及农村发展区

  三、生态涵养区

  第六章 “十二五”发展主要战略任务

  一、构建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和金融服务基地

  二、大力发展特色边境工业

  三、打造东兴跨国旅游区

  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六、深化区域合作和扩大对外开放

  七、建设低碳生态示范区

  八、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

  九、建设民本东兴

  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

  十一、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第七章 “十二五”期间实施的重大项目

  第三篇 政策措施保障篇

  第八章 政策保障

  一、财政政策

  二、投资政策

  三、产业政策

  四、土地政策

  五、人口管理政策

  六、环境保护政策

  七、城镇建设政策

  八、金融政策

  九、边贸政策

  十、价格政策

  十一、生态补偿政策

  十二、帮扶政策

  第九章 措施保障

  一、加大对公共服务设施投入

  二、加强规划组织实施

  三、强化体制保障

  四、夯实人才基础

  五、突出市场营销,带动经济发展

  东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 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抢抓机遇,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牢牢把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西部大开发继续推向深入的战略机遇期;是深入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力推进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攻坚时期;是促进产业结构全面升级,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历史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我市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幸福和谐东兴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篇 基础篇

  第一章 “十一五”规划实施回顾

  一、东兴市“十一五”以来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成就

  “十一五”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打造迈向东盟第一城、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目标,坚定不移地按照市委提出的“一个坚持、两个高于、三个突破、四个提升”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市、城镇化和全方位开放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民营经济进程,全市经济社会既好又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三个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同步推进,使“十一五”时期成为东兴历史上经济发展快、城乡面貌变化大、群众得实惠多的时期之一。五年来,我市先后荣获了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全国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自治区双拥模范城、自治区文明城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被评为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市)和自治区平安县市,成功举办了三届京族哈节,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胜利并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我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稳步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成绩喜人,分别从2005年的12.22亿元、6.87亿元和1.69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45.12亿元、63.52亿元和6.02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从2005年的42.20∶20.67∶37.13,调整到2010年的17.99∶36.78∶45.23,一产比重下降24.21%,二产比重上升16.11%,三产比重上升8.1%,产业结构“三二一”的格局基本形成。我市积极落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采取了出售、重组、破产等多种形式,加快国企改革步伐,民营经济空前活跃,增长势头强劲。全市除供水、供电、通信、金融行业保持国企为主外,商贸服务、房地产、加工贸易、仓储运输等行业民营经济已成为主体,外资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业综合开发能力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稳步提高,从2005年的6.87亿元发展到2010年的12.93亿元,年均增速13.49%。建成特色农业示范点13个,创建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000亩。水产养殖加工企业有了快速发展,全市水产品总量明显提高,产值占全部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以上。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延长,“五红”、“五金”系列产品品牌效应凸显,顺利启动了“红姑娘”红薯地理标志登记工作,成功举办了防城港市“红姑娘”红薯节,万丰牌“红姑娘”红薯获广西名牌产品称号。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农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农业综合开发能力进一步提高。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迎难而上,2010年全社会工业总产值达38.99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达13.56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0.06%,比“十五”期末增加14.56个百分点。构建了富有边境特色的工业体系,涵盖了农副产品加工、资源加工、橡胶加工、红木工艺制品加工、海洋制药、机械设备制造、电子产品制造等工业门类。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力度加大,2010年技改投资达5.69亿元,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95%。工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江平工业园一期基础设施等15个产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68亿元,成为全市对外招商引资、培育边境特色经济的重要基地和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以商贸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市围绕“大口岸、大通道、大流通、大商贸、大旅游”和构建一流口岸经济的战略目标,以商贸物流业、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得到了重大发展。我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05年的1.89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5.88亿美元,年均增长25.43%。边贸发展势头更为强劲,2005年边贸额为28.10亿元,2010年迅速增长到111.58亿元,为2005年的3.97倍。我市积极实施防城港市“十个一”旅游及文化品牌项目工程,加快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京岛风景名胜区已通过4A级评审,竹山村“古榕部落”、河洲村生态旅游新村、宏泉农家乐园发展成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我市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长寿旅游品牌逐渐确立。201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9.78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121.8%,旅游外汇收入700万美元,比“十五”期末增长122.2%。

  ——社会改革取得新进展,开放合作取得新突破。 经济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国有企业改革攻坚任务基本完成,投融资机制、价格机制、医药卫生等改革取得新进展。充分发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主门户的优势,全方位参与东盟等多区域合作,积极加强与越南经贸往来与合作,推进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进程。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居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城市路网建设进一步加快,罗浮大道、东盟大道西段、二桥路延长段、那超路、柑子岭路等城市道路,东盟大道东段、罗浮四桥等路桥已建成投入使用,完成了新东路、解放路、永金街、北仑大道、兴东路、新华路、民族路等城市主干道人行道改造,完成了小街小巷及消防通道的改造,贯通了新旧城区街道“梗阻”,并且我市率先在全区范围内村村通水泥路、率先在全区范围内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率先在防城港市范围内取缔人力三轮车,大大改善了我市交通,规范了城市交通秩序;人民会堂、市二中、青少年活动中心、宣传文化中心、文化广场等一批续建项目相继建成,口岸改造一期工程、国际医疗卫生综合楼、体育中心、东兴国际建材城、辉达国际广场、中越二桥口岸新区、边民互市贸易区、中越二桥道路北段、中盟红木综合市场、城西集贸市场、东南亚茶叶加工厂、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进程加快,大大增强了我市城市功能;安得国际华城、辉达山水豪庭、山水汇川等一批投资超亿元的城市房地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大大优化了我市的住房条件;完成防东一级公路两旁房屋以及三镇主要街道两侧房屋的美化和新华路示范段立面改造,硬化了多条小街小巷,完成了湖南路、东盟大道等街道路灯安装和北仑大道东、西段等街道路灯改造,加强对市人民会堂、宣传文化中心、政府大楼等建筑物实施夜景工程,大大美化了我市的城市风貌;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开工建设涉及水利、道路、广播电视、沼气池、危房改造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大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推进。“十一五”期末,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 ,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3.4%以内。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的规划任务,到“十一五”期末分别达到21069元和6929元,分别是“十五”期末的2.28倍和2.11倍。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文体、医疗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呈现喜人的发展势头。节能减排目标如期达到,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治安和法治环境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措施有效,边境秩序持续稳定,和谐社会稳步发展。

  专栏1 东兴市“十一五”期间各项经济发展指标情况表

专栏1    东兴市“十一五”期间各项经济发展指标情况表

年份

指标名称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年均增速(%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2.22

16.32

21.76

27.73

32.94

45.12

29.87

2

第一产业(亿元)

5.16

5.54

6.01

6.68

7.12

8.12

9.50

3

第二产业:(亿元)

2.52

3.27

4.81

6.27

9.58

16.60

45.74

其中:工业(亿元)

1.89

2.47

3.70

4.76

7.77

13.56

48.27

4

第三产业(亿元)

4.54

7.51

10.94

14.78

16.24

20.41

35.09

5

第一产业占GDP比重:%

42.20

33.92

27.61

24.09

21.6

17.99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

20.67

20.06

22.10

22.62

29.1

36.78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37.13

45.02

50.29

53.29

49.3

45.23

6

全社会工业总产值(亿元)

7.31

8.90

12.72

17.25

23.08

37.91

38.99

7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

6.87

7.50

8.16

10.64

11.34

12.93

13.49

8

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89

3.13

2.89

3.02

4.25

5.87

25.43

边贸成交额(亿元)

28.10

36.07

46.84

61.34

75.18

111.58

31.75

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4.59

5.28

6.35

7.90

9.41

11.50

20.19

10

财政收入(亿元)

1.69

2.22

3.21

4.22

4.31

6.02

28.97

1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6.87

7.93

16.76

28.77

40.71

63.52

56.01

12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330

448.5

1960.0

665.7

324.1

1008.4

25.03

13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3287

3573

4447

5337

5883

6929

16.08

1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9257

10184

13902

17086

18984

21069

17.88

15

全市总人口(人)

109132

126340

177718

178430

184007

193550

12.14

16

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

37.85

37.85

37.85

48.49

51.00

53.22

7.05

17

人口自然增长率(‰)

8.59

11.07

12.50

11.72

9.98

10.48

4.06

18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0.7616

0.6394

0.6038

0.6573

0.6347

19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吨)

1535.2

1539.9

1665.2

1970.3

2050.0

20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吨)

243.35

286.72

290.06

420.20

460.00

  二、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促进“十二五”时期更好更快的发展,应该认真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更好地指导“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十一五”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总体实力较弱

  我市经济虽然有较大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实力还比较弱,整体发展水平滞后。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总量不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三次产业之间缺乏互动。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虽经多年调整,有所好转,但工农业基础薄弱、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差、产业素质低。第三产业虽然比重较大,仍然存在内部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聚集和辐射功能弱,整体素质低的问题。第三,乡镇企业发展缓慢。乡镇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科技含量不高,科学化管理意识薄弱,信息化发展速度慢等,限制了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外开放层次不高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市对外开放的层次一直停留在较低水平,极大地影响了东兴发挥“东盟主门户”作用。对外贸易结构不优,大多停留在边民小额贸易的初步阶段。互市贸易规模小,基础设施尚不完善,与中国腹地及东盟市场联系不够紧密。出海出边的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滞后,严重制约我市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

  (三)医疗教育事业发展存在困难

  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着规划布局不尽合理、基础设施较差、建设发展受用地限制、服务机构医疗设备装备还有待添置和更新等问题,影响总体服务质量。教育事业方面存在全市教育区域间、校际间差距较大,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相对欠缺,无法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城区学校发展受用地不足制约,扩大办学规模受到限制;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优秀生源流失严重;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现象较为突出,教师“身兼数职”、“包班教学”现象比较普遍等问题。

  (四)人才比较缺乏

  我市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方面比较落后,特别是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科技等方面的人才十分缺乏。在人才引进方面,由于相关的优惠政策不够,人才引进环境尚需优化,极大地限制了我市人才的引进;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市高等教育事业落后,于2008年才建成一个职业学校,而且我市所属的防城港市没有高等院校,人才培训工作开展较为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五)信息化建设滞后

  我市的信息化建设与全区同类城市相比显得相对滞后,到目前为止,我市还没有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没有一套适应市场化经济的统计指标体系和信息平台,不能客观、及时反应当前我市各行各业的运行状况,现代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缺乏相适应的信息化平台支撑,给我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全面发展带来一定制约。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环境

  一、面临形势

  1、国际环境。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分工格局调整中蕴藏着新机遇,尤其是区域一体化继续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如期建成,广西和越南广宁省签订的《共同推进建立中国广西东兴-越南广宁省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协议》,为我市参与国际分工,加强与东盟特别是与越南芒街市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全方位扩大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国际环境总体有利。另一方面,各国对市场机制的干预正有所强化,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这势必将加剧国家之间的相互竞争。此外,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制约也将进一步加大。

  2、国内环境。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政策取向总体有利。区域经济战略重点由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地区转移,东北、海南、关中、海西、滨海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一些区域正成为新兴增长极,中西部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新的区域发展格局将在联合与竞争中成型。

  3、区内环境。我区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的经济增长明显加快,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为深化我区与东盟的合作,扩大相互贸易与投资,推动大宗工业品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创造新的有利条件。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的发布实施,广西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当前,我区正处于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的关键时期,“两区一带”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西南经济带加快建设的重要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加速阶段,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

  4、我市环境。国家提出要把东兴建成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给我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各种优惠政策、体制创新改革在东兴先试先行,将极大地促进我市又好又快发展。同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我市的加工贸易、商贸、物流、旅游、金融、资源开发等方面提供机遇,将极大地提高我市在全区的战略地位。首当其冲的是投资拉动、消费拉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成为我市各商家、各产业开拓视野的窗口,熟悉和运用国际惯例和先进经营管理方法的实践平台;其次是加速了生产要素的整合,提升了我市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将大大提升我市整合全市生产要素的速度,极大促进经济的发展;再次是零关税政策的到来,势必带来中国和东南亚的边境贸易繁荣,扩大双边贸易,使我市的外贸经济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机遇与挑战

  1、机遇。随着中国——东盟战略合作的不断深入、北部湾经济区的加快发展,东兴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特别是2010年6月29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建设广西东兴、云南瑞丽、内蒙古满洲里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东兴沿边开发开放正式上升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为我市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胆先行先试,迅速形成政策洼地,加快将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创造了极为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有利条件,为东兴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目前也正处于中国-东盟经贸快速发展期,东兴作为国际贸易通道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作为双边贸易节点的平台功能更为突出,并将促进东兴参与东盟在金融、商务、旅游等多领域市场的全面合作。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发展背景下,实施从“单赢”向“多赢”战略转变,东兴和凭祥将共同承担沿边职能,促进沿边开放带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2、挑战。我市经济发展中各种战略性结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时难以解决,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难度大,社会发展滞后局面难以改变,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短时期内难以协调。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较弱。科教力量薄弱,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尚不健全,科技、创新人才匮乏。城乡居民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不平衡的小康,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此外,越南给予芒街的特殊优惠政策,给东兴在吸引国内外投资、人流物流的聚集造成压力和挑战;对旅游资源的特质挖掘不够,旅游服务水平较低给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竞争压力和挑战。

  总的来看,“十二五”时期我市面临的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积极因素多于不利因素,有利于我市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标签:
 
? 2009-2017 东兴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使用帮助网站纠错访问统计网站导航
警警
主办:东兴市人民政府 管理维护:东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东兴市兴东路281号 邮编:538199 电话:0770-7665030
桂公网安备45068102000008号  桂ICP备11003786号
  链接到TRS官网 您是第 位访客 网站标识码4506810001
背景图片
察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