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印象东兴 政务公开 网上办事 政民互动 招商引资 东兴市预决算公开平台
简讯
当前位置:首页 > 网上办事 > 办事大厅 > 企业办事 > 规划建设

东兴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

  发布日期:2013-05-02 15:53 | 来源:北部湾新闻网 | 字号: 分享到:
 

  目 录

  一、“十一五”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取得的成就

  1.科技促进新型工业

  2.科技支撑农业发展

  3.高新技术产业

  4.社会领域科技

  5.民营科技

  6.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7.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

  8.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二)“十二五”期间面临的形势

  1.现实基础

  2.机遇与挑战

  二、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2.基本原则

  (二)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突出战略重点,实施重大科技工程

  (二)发挥调控作用,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三)围绕优先领域,引进推广高新科技

  1.现代工业

  2.现代农业

  3.节能与新能源

  4.信息技术和商贸物流技术

  5.科技支撑名镇名村创建

  6.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

  7.公共卫生安全

  (四)建立共享机制,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五)实施人才战略,加快科技队伍建设

  1.加大培养力度,推进人才建设

  2.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

  3.构建有利环境,培育创新文化

  (六)营造环境氛围,加强科普工作

  (七)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体系建设

  1.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2.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3.全面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八)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推动科技园区建设

  四、重大项目

  (一)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支持特色工业体系建设

  (二)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扶持亚热带特色农业

  (三)发展海洋经济,打造东兴蓝色经济区

  (四)探索东兴边贸可持续发展之路

  (五)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京族哈节民俗

  (六)强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跨越式发展

  (七)加强科技对物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八)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九)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建设和谐边境城市

  (十)开发京族医药,弘扬中医文化

  (十一)加强旅游商品研发,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十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

  (十三)打造红木专业市场和加工基地

  (十四)拓展教育渠道,加强技术培训

  (十五)保障饮水安全,提高抗灾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全面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

  (二)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四)扩大交流合作,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五)增加财政科技投入,提高资金保障效率

  (六)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创新管理机制

  (七)加强科普建设,营造有利社会环境

  附录 “十二五”期间重大科技项目建议表

 

  一、“十一五”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市战略,全市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发展。

  我市GDP总量稳步增长,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显著提高,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财政收入、外贸进出口(含边贸)成绩喜人。同时,全市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的规划任务。我市三大产业结构比例有了明显变化,第一产业比例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例稳步上升。第三产业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第二产业贡献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三二一”的格局基本形成。

  我市积极落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采取了出售、重组、破产等多种形式,加快国企改革步伐,民营经济空前活跃,增长势头强劲。全市除供水、供电、通信行业保持国企为主外,工业、商贸服务行业民营经济已成为主体,外资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我市积极落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采取了出售、重组、破产等多种形式,加快国企改革步伐,民营经济空前活跃,增长势头强劲。全市除供水、供电、通信行业保持国企为主外,工业、商贸服务行业民营经济已成为主体,外资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取得的成就

  1.科技促进新型工业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有利于缓解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有利于积累人力资本,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东兴市充分发挥政府扶持资金,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解决我市工业产品升级慢以及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问题。通过积极鼓励和协助企业踊跃申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技术改造资金、以及其他补助与贴息,引导和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006年以来,各企业获得各项技改资金共1257.2万元。其中,作为我市重点技改项目之一的东成海产加工厂的罗非鱼片生产线、海蜇深加工生产线于2009年竣工投产,新增产值5000万元。另一个重点技改项目,鉴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的第二条液晶电视机生产线目前正在安装调试中,预计两条生产线建成投产后,可生产液晶彩电达10万台,新增年产值2.5亿元。华鸿、巨龙、伟科等一批企业也正在积极推进技改工作。

  2.科技支撑农业发展

  近年来,东兴市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成万亩高产粮示范基地、万亩优质水果示范基地、万亩水产养殖基地、万亩肉桂八角基地、万亩疏菜基地等特色农业示范点13个,创建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000亩,初步形成了肉桂、八角、对虾、“红姑娘”红薯、海产品、“皇帝果”柑桔等一批名优产品,特色产业初具规模。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2.9382亿元,增长6.27%,是1996年建市时的1.7倍。同时,发展海蜇等海产品加工和肉桂、八角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水产业是东兴农业中的优势产业,通过推广鱼虾混养、虾蟹混养等新的养殖模式,并加大罗非鱼、尖吻鲈、石斑鱼等传统优势品种的养殖,扩大金鲳鱼与对虾混养面积6500亩并新开发大面积虾塘2600亩,水产养殖加工企业发展到5家,2010年全市水产品总量达到10.2024万吨,产值9.4663亿元,占全部农业总产值73.17%。2010年畜牧业产值1.2331亿元,比2000年增加0.8亿元,年增长11.05%,是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的优势产业。

  3.高新技术产业

  东兴市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环境的改善、与东盟国家日益频繁的技术交流活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得到大力促进。以边境经济合作区为依托,以地方特色经济为基础,通过体制创新、产业升级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东兴市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引进吸收高新技术方面发挥着口岸城市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近年来,东兴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以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为着力点,大力推广新良种、新技术,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2010年东兴市全年推广杂交水稻种植6.7万亩,占水稻面积93.90%,同比增加2.%,其中推广天丰优998、中浙优1号等超级稻品种2.5万亩;玉米种植农大108等品种5448亩,占玉米种植面积91.5%。推广了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和水稻、水果、蔬菜无公害种植技术、“红姑娘”红薯无公害标准化种植技术、“皇帝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肉桂八角荔枝龙眼低产改造及丰产栽培技术、“猪-沼-草-禽-渔”模式农业综合开发技术等。工业科技方面建立了自治区级中小企业创新科技服务网示范试点技术研究中心1个,企业技术开发中心2个,开发工业新产品13项。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实施国家、自治区、防城港市及本级科研项目45项,“九孔鲍”工厂化人工繁育技术填补了区内空白,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江平海产品养殖科技示范区等为主要园区,集品种繁育、筛选和新技术应用试验示范为一体的科技示范能力进一步提高。

  4.社会领域科技

  “十一五”以来,为了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在急需加强社会科技支撑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比如公共安全,生产安全,城市人居环境的热、电、水、排污、排废及交通,广播影视业,新闻出版业,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和文化事业,生物质检工作及食品安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卫生体育事业及全民健康等,我市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保证社会协调发展,在这些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新的局面。教育方面,目前东兴市共有高级完全中学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初级中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农村完全小学35所、分校教学点14个、幼儿园53所(含市幼),此外还有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3所、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38所,其“普实”工作通过自治区验收,东兴中学高考上线率位居全防城港市一级学校之首,小学适龄儿童辍学率等4项指标已实现教育事业发展十年规划目标水平;医疗卫生方面,东兴市拥有市级医疗单位4家,2010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报销比例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并且通过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近年全市无一例霍乱病例和甲型H1N1流感重症、死亡病例发生,荣获广西卫生城称号;文化广播电视方面,完成“西新工程”建设和95个村(点)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2005年京族“哈节”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建成京族生态博物馆,其“京族鱼露”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罗浮“恒望天主教堂”被列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人口与计生方面,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下,计生工作多次获自治区先进单位,2009年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公共安全方面,东兴市被列为全国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311”工程试点城市,在广西县级市中首个试点安装“全球眼”治安监控系统,在东兴城区安装了320个高清监控,出入口安装了10套高清治安卡口,各交通干道共安装了16套交通违章电子记录系统,整合600个社会视频监控,形成了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的新型警务防控体系。

  5.民营科技

  东兴市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大力促进产学研结合,形成技术创新的整体合力。一方面,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放宽对私营经济的市场准入条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扶持民营经济发展。2010年1月~12月,东兴市新发展私营企业234家,同比增长38%。至此,东兴市共有私营企业980家,其中内资企业491家。另一方面,成立东兴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组织科技力量为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提供服务,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通过技术改造,全市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明显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产品更新换代能力以及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6.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十一五”以来,我市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坚持开放合作战略,紧紧抓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重要历史机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进重点面向东盟国家的开放合作,为加快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充分利用东兴-芒街边境旅游商贸博览会、中国—东盟南宁博览会等平台,积极与越南以及东盟等国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在吸引外资、扩大商贸、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取得显著的成绩。

  7.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

  东兴市积极引导重点行业中的骨干企业,以解决企业技术需求为目的,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技术联盟,依托科技合作平台,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企业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为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保证企业的项目研发始终保持高起点和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上,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竞争力。其中,东兴万丰实业有限公司与广西农科院合作成功培育“红姑娘”红薯脱毒品种,建立了红薯脱毒品种繁育基地,实现了“红姑娘”红薯产业化,产业覆盖全市农民的比例达80%以上。

  8.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全面组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广泛组织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及大型科普活动。近年来,全市陆续建有星火学校1所、科技(科普)示范基地19个,成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5个,东兴市三镇开通了科技信息服务网,发放科技资料8.2万份,赠送图书3.5万册;举办大型科技培训班120多期,培训农民6.8万人次。“十一五”以来,以“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十月科普大行动”、和“农村党员大培训”为切入点,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普进社区、进校园宣传。积极组织承办2009年东兴市“十月科普大行动”启动仪式暨首届科技大集活动,参加科普宣传的单位有15个,参与群众达20多万人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达10多万份;积极组织编写东兴市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6个,上报中国科协3个,上报广西科协3个,其中1个获得中国科协“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奖,另1个获得广西科协“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奖;积极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共请专家到东兴市三镇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150期,培训人数16000人次,其中农村党员4000人次。

  (二)“十二五”期间面临的形势

  1.现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集“边、海、山、少”于一身的东兴市认真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实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科技发展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同发达地区相比,东兴市的科技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全社会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发展基础薄弱,科技创新资源少,从事自主研发的科技人员少,优秀拔尖人才匮乏;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企业科技基础落后,技术创新能力差,缺乏核心技术及拳头产品的有力支撑,传统产业仍面临技术瓶颈制约;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总体规模不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对先进适用技术的巨大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非常突出;科技体制、机制以及思想观念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利于科技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2.机遇与挑战

  对于我市科技发展来说,重大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并存。

  作为一个建市只有十几年的县级市,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经济和科技还比较落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因此我市的科技发展任务仍非常艰巨;而且要缩小与发达城市的差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仍将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还需要较长时期的奋斗。但是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加快我市科学技术发展,还是有诸多有利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把东兴的发展提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科技发展提供最好机遇;二是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更大需求,旺盛的社会需求构成了科技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也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我市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为加大科技投入创造条件;四是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有利于我市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创新资源,促进自主创新;五是“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为大力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造和激励创新的社会氛围提供了条件。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我市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面对诸多机遇和挑战,我市要充分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作为实现国家沿边开发开放引领区、中越跨境合作示范区的实际举措,作为引领和支撑东兴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只要我们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敢于争先,勇创一流”的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全市总体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能力有望达到全区县级先进水平。

  二、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国家新时期科技指导方针,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紧紧围绕“开放合作更加深入,产业互动更加协调,经济发展更加繁荣,综合实力更加强劲,城乡统筹更加科学,民众生活更加幸福,党群关系更加紧密,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以建设“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为契机,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为工作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快我市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突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集成创新,鼓励原始创新,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力争我市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继续坚持以产品创新为核心,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升东兴市的城市竞争力,为早日把东兴建设成为高度开放的国际经贸合作基地、进口资源加工基地、国际旅游度假区、宜居国门城市、我国沿边开放的示范区和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2.基本原则

  一是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相结合。在重点推进工业科技进步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农业科技进步;在注重经济建设方面的科技进步的同时,也要重视科技在环境、资源、人口、卫生、安全、防震减灾等领域的科技进步;在注重加快市区科技进步的同时,也要注重县域的科技进步与普及。

  二是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把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自主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制定积极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也要大力加强对外科技合作,积极引进外来技术和人才,逐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科技创新与机制创新相结合。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的紧密结合。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的投入和运行机制,加强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不断优化科技进步环境,增强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

  四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对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集中优势资源,重点突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同时,也要注重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五是共性与特色相结合。东兴市科技规划是国家科技规划的特定组成部分,不但为本市科技和经济发展服务,也是在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统一规划指导下开展的, 是为国家科技目标服务的,这就意味着其内容与国家的以及其它地区的科技规划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本市的科技规划还具有区域性特点,它是基于东兴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以及本区域内科技资源、科技能力而开展的。只有在形成区域特色科技和特色经济上狠下功夫,加大科技对区域特色经济的支撑力度,表现地方区域性,才能增强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促进地方科技发展。

  (二)发展目标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有明显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撑;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达到较高水平,全市科技素质明显提高,全市总体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能力达到全区县级先进水平。

  “十二五”期间,我市要在科学技术的若干重要方面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在我市有资源优势的产业和领域形成一批新技术,其产品的科技含量进入全区先进行列,产品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是在现代农业科技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支撑农业产业化、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力明显增强;

  三是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取得突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明显降低;

  四是加快信息技术在工农业生产及社会管理中的应用,使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五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置能力显著增强,各种急性传染病和危害严重的新发生各类流行病防治能力有较大提高,边境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更加完善;

  六是加强国际交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技术开发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七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人才小高地建设和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取得新突破,培育出一批“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拔尖人才,造就一批优秀科技研发团队;

  八是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标签:
 
? 2009-2017 东兴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使用帮助网站纠错访问统计网站导航
警警
主办:东兴市人民政府 管理维护:东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东兴市兴东路281号 邮编:538199 电话:0770-7665030
桂公网安备45068102000008号  桂ICP备11003786号
  链接到TRS官网 您是第 位访客 网站标识码4506810001
背景图片
察察